文档名:数字化背景下的传统民居营建工艺保护与传承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做有生命的活态存在,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强化其内在的生命力,增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与网络手段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在各行业领域广泛应用,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途径.数字化手段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做有生命的活态存在,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强化其内在的生命力,增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我国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数项为民居营建技艺或与之相关.本文基于传统民居营建工艺白身的特点以及目前我国传统民居营建工艺的保存与保护、传承与传播所面临的机遇,重点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民居营建工艺传承、保护与实践,以期为促进我国传统民居营建工艺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应用用提供借鉴.
作者:郝大鹏刘贺玮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母体文献:第九届中国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九届中国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
会议时间:2019年6月1日
会议地点:四川宜宾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建筑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S79S75
关键词:传统民居 营建工艺 文化保护 技艺传承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11月30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4.95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