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基于图像信息解读的历史建筑保护探讨
在古代建筑遗存倍受珍视、保护和修复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古建筑图像是人们探寻过去的一种途径.尽管历史的遗迹不断在变化,图像记录仍是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和研究力求“原真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从古代的各类绘画、近现代的建筑摄影和测绘到当代的各种数字图像信息处理等,它们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或目的性,对保护和研究历史建筑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不同时代建筑图像信息的传达方式及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价值,思考其作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除了原真性之外想要表达的个人情感,讨论人工智能时代面向空间再生设计,数字图像信息技术对于历史建筑保护来说,除了“真实”以外是否应该或能够体现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者的“情怀”.
作者:周李春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武汉、430062
母体文献:面向空间再生的保护技术——建成遗产保护技术研讨会2018论文集
会议名称:面向空间再生的保护技术——建成遗产保护技术研讨会2018
会议时间:2018年6月7日
会议地点:上海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同济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TP3TU3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 图像信息 传达方式 空间再生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9月13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06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