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三门峡大坝变形统计模型及应用
三门峡大坝变形自动监测系统于1994年7月建成。该系统由4条引张线和10条垂线组成,共安装引张线仪41台,垂线坐标仪16台,均为电容感应式仪器。采用南京南瑞集团公司DSIMS3.0软件的回归分析模块建立统计模型,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变形监测仪器运行状况的评估。绘制实测值与回归计算拟合值的过程线,可以看出三门峡大坝变形过程线近似正弦曲线,呈现年周期性变化,受气温和水位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大坝在非汛期高水位低温季节向下游方向偏移,在汛期低水位高温季节向上游方向偏移;变形年变幅最大值,在坝基约为2mm,在坝体中部约为3.5mm,在坝顶约为6mm,均未超过历史最大值;变形年变幅与坝高之间近似线性关系。根据绝大多数测点模型的因子分解统计结果,按所占百分比计,气温是影响三门峡大坝变形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坝前水位,然后是时效,这可能与水库的特殊运用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上述分析和评估结果,在2012年上半年对部分引张线和垂线进行了更新改造,在潮湿部位安装带有模/数转换装置的电容感应式变形监测仪器,实现输数字信号传输以增强抗干扰性能。
作者:王国松
作者单位: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分局,河南三门峡,472000
母体文献:2013年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3年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会议时间:2016年11月1日
会议地点:江苏扬州
主办单位: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信息网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大坝变形 自动监测系统 统计模型 变形因素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6月30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08.1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