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当前精密锻造的发展方向
钢铁冷锻技术是德国在二战中开发的精密锻造技术。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为了摆脱重要战略物资-铜资源被协约国控制的局面,立项开发以钢代铜的钢铁冷锻成形技术。这项技术直到二战报废2年后才试验成功,并立即被应用于枪炮的弹药生产。二战结束后,冷锻技术成为美国的战利品,由军工生产迅速转为民用,并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得到极为广泛的发展应用。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不断整合和壮大,象等速万向节、汽车齿轮和其他关键零部件等,己逐渐形成行业“小巨人”格局。这一类关键零部件最适合用精密锻造的方法进行大批量生产。结合当前汽车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并考虑到国内钢厂生产现状,我们策划新的精密锻造项目,必须立足于国情和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质量在200克以下的小规格大批量、外形相对简单的小型锻件,应选择在卧式多工位冷成形机上应用冷锻线材进行多工位高速冷成形锻造工艺:对于质量在300克-3000克之间的中、小规格精密锻件,可优先选择温锻成形工艺。当温锻精度不够时,选择温-冷联合成形工艺路线;对于上述范围内年产量超过千万的精密锻件,可以考虑采用高速热镦锻制坯—冷锻精整的工艺路线;对于规格较大的精密锻件,超过当前温锻设备成形能力时,可考虑热锻制坯—冷锻成形的工艺路线。相信不久的将来,温-冷联合成形和热-冷联合成形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精密锻造的主流。
作者:徐祥龙
作者单位: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第七届中国冷温热精锻会议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七届中国冷温热精锻会议
会议时间:2015年5月18日
会议地点:西安
主办单位:中国锻压协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 精密锻造 联合工艺 冷锻成形 温锻成形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12月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4.71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