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军舰大脑的进化之路.pdf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激烈时,为综合掌握雷达及各种传感器、探测仪器传来的大量目标数据,把它们集中在一个地方,将整个状况通过计算机可视化,使船长和指挥员正常地判断态势,美国海军舰船上出现了CIC(CombatInformationCenter战斗情报中心).英国海军舰船上装的同样系统被称为作战室.有意思的是,主要西方强国使用的第三代开放式复合材料结构显控台虽然在操纵面板上大同小异,但主要特点都是使用了横置的三台加固型显示器,而国内的第三代开放式复合材料结构显控台虽然只有机载的,但却是纵置的两块加固型显示器。即便如此,军工人员依然用第二代薄型显控台架构出了了世界唯二的第四代舰(某型驱逐舰)载作战指挥系统的操作环境,将二代台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很明显,几代显控台的发展,都朝着质量更轻、占地面积更小的方向发展,但有一个宗旨从未改变:使舰艇能用更少的反应时间更高效地处理情况变化。在未来,人的因素将被更多地融入到设计当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未来的CIC将以操作人员为中心,而不是让操作人员去适应设备。相应地,显控台的运行噪声也会越来越低,作为大脑,自然要给首脑们营造一个安静的会议环境。
作者:刘上
作者单位: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100101
母体文献:北京造船工程学会2016-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北京造船工程学会2016-2017年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7年12月1日
会议地点:北京
主办单位:北京造船工程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海军舰船 战斗情报中心 显控台 设计理念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10月26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6.15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