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豫北平原安阳地区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结合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野外调查及地下水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技术有机的联系起来,研究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形成及转化途径,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安阳地区地下水中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菌群结构特性、生物多样性及其活性.结果表明,在结合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广泛存在性.通过构建16SrRNA克隆文库发现,14个样品共检测出38个生物类群,其中AY005多样性最大,检测出各门种类最多.变形菌(Proteobacteria)在各样品中所占比例最大,细菌域中以Vogesella、Acidovorax等具有反硝化性质的种属占优势地位.另外,Acinetobacter属在部分样品中占优势地位,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古菌主要属于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广古菌门(EmT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三个类群,奇古菌(Thaumarchaeota)是样品中古菌域的第一大生物类群,奇古菌门的所有基因型与亚硝化侏儒菌属(Nitriosopumilus)亲缘关系最近,该生物种群的微生物具有氨氧化性质.反硝化作用分布区主要为林州市红旗渠北部、邵家屯、彪涧村、北务村、士昌屯、马投涧村等地附近区域.氨氧化古菌分布在西曲阳、谷驼村、彪涧村等,由于水体氨氮氧化不仅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而且形成的亚硝酸盐是极具毒性的,因此饮用水氮污染会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作者:仝晓霞 王广才 许庆宇 邢红莲 蒋万军 历浩然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母体文献:
会议名称: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13日
会议地点:海口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X14TV2
关键词:地下水 污染机理 厌氧氨氧化菌 氮循环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3月3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83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