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板”体系的大力推广应用,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全套施工工艺,本文尝试从造价控制的角度,分别采用现浇现砌结构和“三板”结构的造价构成分析,去探讨该举措成本管控的方向和方法,更好地服务于项目管理的要求。 本文以一幢典型的住宅建筑的实际数据为例,从“三板”结构价格和现浇现砌结构价格的对比,先分析两种体系的价格、工期、工艺的优劣性,再根据分析数据探讨引起各种指标差异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经分析,目前“三板”结构比现浇现砌结构价格约高出75至100元/m2,标准层工期约增加2天,但随着铝模技术的不断推广,在解决机电管线预埋前提下采用免抹灰工艺,整体价格接近现浇现砌工艺,必将带动该应用的持续深入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价格不断趋于合理,从技术到经济层面考量,均需大力推进该技术。
关键词:新三板;造价;分析
引 言 为加快采用装配式建筑成熟技术,积极稳妥地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江苏省住房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环保厅、省质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在新建建筑中大力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的通知》苏建科【2017】43号文,要求在全域范围内最迟自2018年7月1日(施工图接审时间)起,强制应用“三板”总比例不得低于60%,并鼓励住宅工程在满足该要求的基础上,积极采用预制阳台、预制遮阳板、预制空调板等预制部品(构件),提高单体建筑的预制装配率。逐步形成“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格局。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区域内住宅工程已全面采用“预制内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体系,由于预制构件的造价构成与现浇结构存在差异,本文尝试作出对比分析。
一、“三板”价格分析 1、“三板”使用情况概述 该项目位于某市高新区,地上共计33层,外墙及电梯井墙全部采用钢筋砼结构,地上总建筑面积17036.75m2,标准层516.26m2,14-33层楼面采用预制叠合板,1-33层大部采用预制ALC内隔墙板。 预制叠合板(14-33层)水平投影面积4693.61m2,整体装配率27.55%,计价清单工程量体积281.62m3,配筋率166.08Kg/m3(其中桁架和起吊附加筋65.61Kg/m3,结构配筋100.47Kg/m3); 预制ALC内隔墙面积7600.44m2,砌体面积744.88m2,砼结构面积19209.63m2,墙体总面积27554.95m2,装配率27.58%,计价清单工程量体积1158.44m3。 2、“三板”价格分析 项目预制叠合板定标基期2020年6月份,预制内隔墙定标基期2020年10月份,由于工期相对可控,约定施工期人工和材料价格均不调整,即在无变更的情况下,合同价即为结算价。 经合同价格分析均为当期合理水平,近期内几无进一步优化可能,选取其中预制叠合板以佐证,其他材料不再赘述。 预制叠合板供货单价构成表 1
根据合同单价及工程量统计“三板”价格构成表如下(均为含税价) “三板”价格构成表 2
同时以相同配置对比现浇现砌结构,对应同期合理价格作对比分析,详下表: “三板”对应现浇和现砌结构价格构成表 3
说明:1、现浇板暂按和叠合板相同结构配筋(不计桁架和起吊筋)计入。 对比分析两种结构体系关于预制构件部分的差异见下表: “三板”对应价格差异表 4
说明:1、由于预制构件最大起重量要求,塔吊型号较现浇结构大,租赁费及使用维护费高; 2、叠合板底模不计模板工程量,但实际劳务承包价格需考虑模板支设难度的增加费;3、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安装不能流水施工,工期每层约多2天。 二、“三板”价格探讨 根据上述分析,采用“三板”结构体系后,对于80-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由于预制叠合板的安装必要工序,并不能减少模板、钢筋及砼浇筑的既有工期,在不考虑非关键线路上预制内隔墙穿插施工的前提下,总工期约增加2个月左右。且本探讨项目整体建筑工程价格约增加75元/m2,如增加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楼层(本项目14-33层采用预制叠合板),差价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初步得出结论,采用“三板”后建筑工程价格约增加75-100元/m2,工期约增加10%。 至此,是否说“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的决策是错误的呢?当然不是。 1、全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可和奉行,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各领域积极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领域出台以“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为总体评价标准的绿色节能建筑,最终反映在单位产能能耗的持续降低,以建筑预制构件为代表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洪流势不可挡,推行集聚化、标准化、工厂化、专业化是大势所趋,且持续改进的道路会贯穿始终,虽然现阶段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亦必须坚持走下去,发展目标也绝不仅是“三板”体系,大板结构、盒子建筑、3D打印等一直在路上。 2、以上分析是基于目前的市场价格水平,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以及以买方市场为代表的竞争机制,建筑标准化产品采购价格会逐步趋于合理;另外随着装配安装技术日臻完善,会催生更多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其劳务承包价格也会逐步趋于合理,因此可以预言肯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随着中国整体脱贫的实现,尤其是第一代农民工的逐步退出,即便劳务价格逐年攀升,基于工地现场的工作环境,建筑工人的招募依旧越来越难,不久的将来当新型劳动者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时,即使不断提高建筑劳务承包价格,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说建筑行业的发展别无他途。 4、随着“三板”乃至整体PC的逐步发展,加之定制铝模板的推广,建筑半成品的平整度、垂直度等验收和观感质量已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在满足节能要求的前提下,室内装饰取消装饰面层下的基层做法正在逐步实现,目前的主要障碍是机电安装管线的二次开槽修补破坏观感,假以时日,完全可以实现砼及ALC墙面的免抹灰工艺直接批刮腻子或粘接墙砖(除分户保温墙面),预制叠合板底部的免找平修补,相应的室内实际使用空间也会加大。 按目前的计价体系,取消该两项可以节约成本如下: “三板”后续改进节约成本表 5
综上所述,“三板”技术的推广运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目前是可控的,长远来看,其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三、结 论 “三板”体系的运用,基于目前的市场价格和施工工艺,单方造价约增加75-100元/m2,施工工期约增加10%。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设备制造及摊销费用降低,建筑模具新材料的不断推广等因素的叠加,相应的供货价格趋势肯定会随之走低;现场安装工艺不断优化,与定制铝模板的配套工艺日臻完善,安装价格也会逐步趋于合理,工期也会逐步缩短,“三板”体系目前的“劣势”很快会得到扭转乃至超越。 随着建筑产品商业化的不断推进,满足客户需求,原生态结构面、简单装修、高档装修,均需要大的净空和直接的装修基质,免抹灰工艺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将又是该技术应用的一大亮点和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正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用工人群会更多涌入第三产业,用工环境的彻底革命必须从现在开始抓起,加之技术工艺、市场环境和绿色环保节能的持续发展,可以准确地预见未来“三板”乃至整体PC运用技术必定会大有作为,真正实现构件生产工业化、现场装配专业化、市场价格合理化、施工工艺规范化,经济指标更优化。 本文所做尝试分析,难免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关于在新建建筑中大力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的通知》苏建科【2017】43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