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软碳快充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研究
摘要:采用商业化LiNi0.5Co0.2Mn0.3(NCM523)正极与软碳负极组装1A软包全电池,测试5C循环性能.全电池在2.5~4.2V的电压范围内5C循环3000次后仍然呈现出84%的容量保持率.将循环250、1000、3000次的全电池进行拆解,详细研究了电池衰减过程中材料的变化.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显示循环后正负极材料没有明显的结构形貌改变,尤其是3000次循环后正极表面仍然具有层状结构特征,但是正极的晶体结构有序性下降.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可得,负极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的持续生长是电池衰减的主要原因,正极材料结构不断被破坏是电池衰减的次要原因.
作者:孔俊丽Author:KONGJunli
作者单位: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北京102211
刊名:电源技术 ISTICPKU
Journal:ChineseJournalofPowerSources
年,卷(期):2023, 47(5)
分类号:TM912
关键词:锂电池 软碳 快充 衰减机理
机标分类号:TM912.9O646TM242
在线出版日期:2023年6月2日
基金项目:软碳快充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研究[
期刊论文] 电源技术--2023, 47(5)孔俊丽采用商业化LiNi0.5Co0.2Mn0.3(NCM523)正极与软碳负极组装1A软包全电池,测试5C循环性能.全电池在2.5~4.2V的电压范围内5C循环3000次后仍然呈现出84%的容量保持率.将循环250、1000、3000次的全电池进行拆解,详细研究了...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软碳快充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研究 Decay mechanism studies on soft carbon fast-charging lithium ion batteries
软碳快充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研究.pdf
- 文件大小:
- 1.45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