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对潮波特性的影响浅析
近年来,因长江口上游径流、外海潮汐和河口海洋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长江口水域河口及海岸工程的大量兴建,特别是规模宏大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可能会导致河口潮汐产生一定的变化.本文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前后的长时间序列的11个潮位站潮位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长江口近期潮波特性的变化特征.近年来,长江口区域实施了长江口探水航道治理工程、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中央沙圈围工程、青草沙水库、新浏河沙护滩工程等一系列河口大型涉水工程。河口区实施有减少河槽容积、增大河槽阻力效果的工程后,必然会引起进潮量、潮量在各汉道间的分配等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不同汉道内和上、下游不同位置处的高、低潮位、平均潮位、潮差和涨、落潮历时等潮汐特征值的变化。这些工程的实施,主要对工程及上游区域的潮汐特性有一定的影响。1996年以来,以口外绿华站为代表的外海年平均海平面和高低潮位均有所抬高,但涨落潮差略有减小,涨落潮历时则基本不变。总体上,口外潮汐特性主要受外海潮汐总体变化影响。可以认为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等未对长江口外的外海潮波产生明显影响。与口外相比,长江口范围内低潮位总体上有所抬高,位于口门附近站点高潮位抬高,口门内高潮位降低;涨落潮潮差均有所减小。与口外绿华站相比,受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及周边涉水工程建设的影响,各汉道的变化特征有所不同:治理工程所在北槽区域,潮差明显减小,涨潮历时缩短,落潮历时延长,整体潮流动力变化不大;南槽潮差减幅小于口外,潮流动力相对北槽增强;口内各汉道中,南港、南支涨落潮潮差减小幅度大于口外,潮流动力相对减弱。涨潮历时只有北槽变化明显,涨潮历时缩短,其他汉道变化不大。在长江口水域,虽然存在着强大的径流,但潮汐仍是主要的水动力控制因素。在这种条件下,经过10余年工程实践得到的本节归纳的初步认识,值得引起重视,并需要综合长江流域来水条件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大环境的变化,以及大规模人类活动影响等,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汤宇付桂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上海200003
母体文献: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19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U61P7
关键词:深水航道 治理工程 潮波特性 变化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4月25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27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