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铀芯块的核取证学分析比对
核取证学研究目的是通过核与放射性材料的分析,追溯可疑样品的来源.通过比对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核取证实验室的分析及溯源能力.铀芯块经过简单处理,切割成厚度约为3毫米、60度角的扇形比对样品.六家实验室参与了铀芯块的比对分析及溯源工作,参照国际典型的核取证分析流程及方法,样品采用了先非破坏性的物理分析后破坏性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有,样品表面计量预分析、外观、尺寸、形貌等、样品预处理、铀同位素比、铀含量、化学分离、杂质、用于地理定位杂质的同位素比、铀年龄等分析。各实验室根据实际能力采用了不同的仪器类型和分析方法,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表明各实验室均建立了相关分析方法,体现出较高的分析能力。部分实验室根据核取证的溯源程序结合样品的多项特征值,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了溯源,测量结果比较可靠。由此可见,组合分析手段是核材料溯源的基础。目前,核法证还处于初步阶段,未来可通过加强比对,为提高国内实验室的核法证分析能力、持续开展核法证研究,比对工作是必要的。
作者:姜小燕朱留超赵永刚王同兴李力力张燕王凡
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母体文献:第四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7年5月20日
会议地点:南京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中国核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铀芯块 核取证学 分析流程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12月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518.71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