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严重不良地质段隧道结构长期监测与安全评价
在役公路隧道开展长期监测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性认识,但目前养护作业仍以结构检查为主,运营期监测实施案例不多,仅通过检查较难及时跟踪病害发展、准确评价结构安全状况,也不利于长期监测技术的发展.文章以穿越严重不良地质段的隧道工程为例,综合考虑施工揭露不良地质条件及运营期病害特征,研究制定了针对性的长期监测方案,并开展实际应用,进而基于监测数据评价结构技术状况,指导维修养护.通过研究,制定了涵盖建设期、运营期的长期监测方案,包括建设期严重不良地质段的预埋监测及运营期的病害部位监测,明确了不同阶段及部位的监测内容、断面、测点位置、仪器选型、自动化监测方法等.长期监测数据有效反映了自断面开挖起结构外部荷载、内力受围岩劣化影响的变化过程及分布特征.位于断层及围岩过渡段处的监测断面,围岩压力相对较大;在施工初期,围岩压力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隧道投入运营后,围岩压力出现较大波动,隧道运营半年后,围岩压力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衬砌裂缝、沉降变形与围岩压力变化基本一致;截止目前预埋监测断面围岩压力、结构内力、病害段裂缝及变形已基本稳定.衬砌裂损技术状况值为2,左拱腰结构安全系数由2.8降至1.8,降幅35.7%,与技术状况值基本吻合.依据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型病害提出了处治建议,指导了隧道结构养护维修.
作者:桑运龙 赵芳 刘学增 严邵洋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92;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92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92同济大学,上海200092;上海地下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与养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2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昌330000
母体文献:2018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8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二十届年会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5日
会议地点:安徽滁州
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公路隧道 严重不良地质 运营安全 长期监测 结构病害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11月30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39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