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小学生通学出行与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我国家庭小汽车使用率上升,私家车通学比率增加,在加重城市交通压力和家庭成本的同时对儿童健康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本研究首先针对现有文献整合,梳理研究历程与脉络,归类初主要影响因素为建成环境、可达性、家庭因素与安全性.其次,以大连市某小学为例,基于百度开放地图位置与交通统计校门口路段拥堵情况,并调研306位6-12岁小学生的通学行为特征以及通学路段的评价.运用GIS落点通学方式与居住地分布,结合统计工具进行基本信息统计与评价分析.最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步行与公共交通需求的优化策略.得出:步行是小学生最主要的通学行方式;(1)通学主要集中在20min内、500米内.(2)在1300米内步行是主要的通学方式,1300米外无步行通学.(3)该校可达性评价较高、趣味性与交通现状安全性较差.
作者:刘欣宇王文鹏刘涟涟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母体文献: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会议时间:2019年10月19日
会议地点:重庆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U9TP3
关键词:儿童友好城市 通学行为 可达性 空间序列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8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949.01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