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的概念,对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分类,包括模型修正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有模型的损伤识别方法和动力指纹分析法、小波变换、HHT法等无模型的损伤识别方法.系统分析了各类损伤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基于响应面模型修正的损伤识别,可避开每次迭代都需要进行有限元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在测量噪声较大的情况下,概率神经网络(PNN)的损伤识别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和已有的损伤识别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动力指纹中的模态曲率比模态对损伤更为敏感,应变模态比位移模态更敏感;小波变换克服了傅立叶变换不能反映结构振动信号局部特性的缺点.
作者:宋来健 王景全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1189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1189;东南大学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1189
母体文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8年9月27日
会议地点:天津
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U3U44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 健康监测 损伤识别 机器学习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7月2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979.17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