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塔里木盆地侏罗系陆相泥页岩成岩过程与孔隙演化
塔里木盆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并已经发现了丰富的常规油气藏.本次针对塔里木盆地侏罗系泥页岩储层的成岩过程及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以泥页岩最为发育、最具代表性的库车坳陷和塔西南地区作为采样区域,共采集样品130块,通过泥页岩的埋藏史、矿物组成、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分析,结合薄片观察,对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区的泥页岩成岩演化和孔隙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侏罗系泥页岩现今总体上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仅部分地区成岩演化程度相对较高,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此时泥页岩中蒙脱石几乎全部转化为伊利石,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2%}2.0%之间,有机质大量生烃,次生孔隙大量发育。泥页岩的成岩过程和孔隙演化是一个受控于多重因素的复杂过程,压实作用是主要的减孔因素,自埋深820m至埋深5000m,塔里木盆地侏罗系泥页岩样品中的孔隙体积从0.0137m1/g减小到0.00087m1/g,减小了93.6%;有机质生烃、溶蚀作用、构造作用则是重要的增孔因素,在埋深2800m至3500m之间,次生孔隙的形成使得泥页岩样品在压实减孔的基础上增加了大约0.Olml/}的总孔体积。具体到不同孔径的孔隙,尽管其纵向上次生孔隙发育的深度区间及增孔幅度不尽相同,但其体积随埋深的变化亦呈现出与总孔隙体积相似的规律。
作者:窦文超刘洛夫周长啸肖正阳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母体文献: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
会议时间:2015年6月1日
会议地点:青岛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石油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E1P61
关键词:泥页岩油气藏 成岩过程 孔隙结构 演化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11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844.27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