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水亭门街区的谱系学研究从保甲制到居委会制度
社区发展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认识和理解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城市,社区以居委会的形式存在,为居民的自治组织,接受所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居委会是新中国的产物,在解放前被称为保甲制.在社区空间内保甲和居委会如何运作?二者之间具体有怎样的联系和差别?本研究从福柯的谱系学研究方法和视角出发,把从人们的口述记忆、历史记载和当下生活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采集到的偶发的、不连贯的文化话语碎片以叙述的方式展现出来,考察水亭门街区如何被想象、构建、记忆和阐释,形成今天老百姓的日常居住空间.本文发现居委会作为居民的自治组织的功能基本丧失,居委会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身份存在认同危机,居委会与居住其中的居民距离遥远,已经成为政府的附庸.
作者:张崇
作者单位:
母体文献:2015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5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论坛
会议时间:2015年4月10日
会议地点:上海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K24D63
关键词:社区管理 自治组织 保甲制 居委会 谱系学
在线出版日期:2018年8月29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54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