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三峡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监测与初步分析研究
随着气候变化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三峡水库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得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关注.本文在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两个完整水文年开展了三峡水库二氧化碳和甲烷两种温室气体的扩散通量、冒泡通量和消气通量调查,共计29个监测断面分布于三峡水库朱沱到坝下的干流和典型支流区域,获取了温室气体通量、水体碳含量、水环境参数及气象指标等基础数据,开展了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研究.监测结果显示,三峡水库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平均通量分别为143.805mg/(m2·h)和0.380mg/(m2·h).其中,二氧化碳通量在2015年11月份达到最大值,为993.69mg/(m2·h),在2016年2月份最小,仅有75.59mg/(m2·h);甲烷平均通量在2015年6月份达到最大值,达到1.9115mg/(m2·h),而在2016年6月份最小,仅为0.1297mg/(m2·h).三峡水库干流与支流温室气体平均通量对比分析表明,二氧化碳通量干流相对于支流较高,而甲烷通量水平干流并没有比支流显著升高.在所有支流中,彭溪河支流二氧化碳通量最高,达到87.89mg/(m2·h),甲烷通量同样处于最高水平,达到5.3951v;二氧化碳通量在磨刀溪支流最小,仅为27.5396mg/(m2·h),甲烷通量在香溪河支流最低,仅为0.19mg/(m2·h).本研究力图明晰三峡水库关键界面与重要过程的地球化学机制,完善对大型水库温室气体产汇机理的科学认知,服务三峡水库温室气体气体减排效益评估工作.
作者:赵登忠 谭德宝 郭劲松 王雨春 肖尚斌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武汉430010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400714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三峡大学,宜昌443002
母体文献: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试验性蓄水运行十年学术研讨咨询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试验性蓄水运行十年学术研讨咨询会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1日
会议地点:湖北宜昌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水利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语种:chi
分类号:X14S15
关键词:三峡水库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消落带 生态环境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8月3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4.89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