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匹配追踪技术在沉积微相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川东北针对浅层侏罗系致密砂岩研究刚刚起步.研究区位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与川东弧形褶皱带交汇处的五宝场构造,边滩、心滩砂体相叠置区是高产井位目标区,开展沉积微相的研究是提高勘探成功率和单井产能的重要技术措施.匹配追踪算法原理是将任意信号分解为从函数冗余字典中选出的波形的一个线性组合,将被选出的波形进行最佳信号结构匹配.首先构建信号的复分析信号,确定信号的瞬时包络和瞬时相位:其次确定延时并求出延时处的瞬时相位;求取瞬时频率,构建匹配子波,选出最佳匹配的子波对应的主频;然后求取子波系数,从地震道中减去与信号最大相关的匹配子波,得到残余信号,对残余信号在一定阈值范围内递推迭代;最后计算信号二维谱,将所有匹配子波的时频谱叠加起来得到初始信号的时频谱.利用该方法理清了错综复杂的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分布特征,精细刻画出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展布规律;匹配追踪技术通过优选最佳子波,剔除了与有效信号相悖的结构,结合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提高了砂体预测的精度,降低了多解性,人工干预较少,与井符合率较高,是寻找有利相带有效技术手段.
作者:徐敏罗晶巫芙蓉梁虹唐绪磊郭海洋赵振伟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物探研究院,成都,610213
母体文献: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20)论文集
会议名称: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20)
会议时间:2020年9月23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陕西省石油学会,西安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TP3TN9
关键词:石油资源 地震勘探 沉积微相 匹配追踪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3月18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6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