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解析180KA电解槽炉底结壳的形成及处理措施
通过生产实践,分析和阐明了电解铝生产中180KA预焙槽炉底结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电解槽启动初期应保证较高的槽电压,一方面弥补槽内衬吸热,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炉底散热过大而形成较低槽温。适当增加热收入,减少热支出.保持适宜的技术条件,分子比保持不能过低,尤其是不能低于2.5,使电解质有较大的溶解氧化铝的能力。电解质水平不能低于17cm,保证槽子内有足够的电解质数量来溶解氧化铝料。保持适宜的铝液水平,以出铝后铝液水平28-30cm为宜。为了加速沉淀结壳溶化可采用分次出铝的办法(增加出铝次数,而减少一次出铝量)提高炉底温度。保持合适的阳极效应系数,以0.04-0.06次/槽·日。单槽每天下料量应控制在实际产出效率换算后的±50kg。
作者:杨富生靳伟东
作者单位:登封电厂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河南登封452477
母体文献:
会议名称:2016河南省有色金属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6年8月10日
会议地点:郑州
主办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F8TF1
关键词:铝电解 炉底结壳 操作管理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3月3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73.17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