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与可达性演化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例
随着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网络化,注重网络节点属性的城市网络逐渐得到关注,交通流作为城市间联系的重要表征,已逐渐替代传统研究中的城市属性数据,被用于城市网络研究中.本文基于铁路客运流数据,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空间形态和可达性水平两方面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三个城市群的城市网络空间形态和可达性演化特征.研究表明:从空间形态演化特征看,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联系的空间形态格局在原有沪宁、沪杭的基础上向安徽省合肥方向延展,核心区域的联系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网络空间形态呈现中心化的趋势,进入到多中心集聚的网络发展阶段;成渝城市群由东西部相对均匀的形态发展成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主要集中于成都、重庆和达州所围合的三角区域内.从可达性演化特征看,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增幅最大,高铁的快速建设较大地改善了该区域内部各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在发育较为成熟的城市群中,城市之间的互动联系更加紧密,资源要素可以在更低成本的环境下流动;尚在发育的城市群中,城市联系呈现中心化及不均衡的趋势.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策略关键在于跳出优先发展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争,从网络联系、可达性的视角,将大中小城市统一纳入到动态的城市经济体系中,加快构建区域内高水平的要素便捷流通通道,指引区域在网络参与中构建高质量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作者:王乾
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设计所
母体文献: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会议时间:2021年9月25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P51TU9
关键词:城市网络 空间形态 可达性演化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出版日期:2022年5月27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521.42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