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前石炭纪古地貌解释新模式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在原有古地貌解释模式下部署的多口勘探开发井钻探均告失利,二维地震储层预测准确率下滑至70%以下,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的进程.为此,在综合分析已有古地貌恢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印模法、残余厚度法的基本原理,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创建了一种考虑古构造影响的定量古地貌恢复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该气田进行古地貌恢复与侵蚀沟槽重新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下古生界储层沟槽解释模式由原来的“东西向大型侵蚀沟槽、南北向毛细沟槽模式”修正为“东西侵蚀主沟槽与局部侵蚀潜坑并存”新模式;较之于原预测结果,下古生界侵蚀主沟槽东西向长度缩短近1/2,毛细沟槽发育范围较小,局部被半径介于1~15km的潜坑替代;据重新解释的成果,该区下古生界气藏可扩大含气面积305km2,预计可建天然气产能4.5×108m3/a.2016-2017年,利用该研究成果在原解释的沟槽内部署井位30口,目前已完钻8口井,7口井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1+2亚段储层保存完整,其中5口井试气的平均无阻流量为14.3×104m3/d,证实新方法能准确地对该区古地貌进行定量化表征、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率.
作者:赵继勇刘海锋时孜伟谢姗何鎏伍勇乔博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母体文献:2018年中国天然气与新能源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8年中国天然气与新能源国际学术论坛
会议时间:2018年4月1日
会议地点:河北廊坊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P61TE3
关键词:天然气勘探 古地貌恢复 沟槽解释模式 下古生界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11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35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