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除氯剂对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测定的影响.pdf
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2006中,规定了对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卤代烃的检测方法,要求在测定前需要加一定量的去氯剂去除被测水样中的游离余氯,使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达到恒定.本文分别探究对样品进行不同除氯剂的处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三氯甲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实际水样时,水样中pH的不同,造成水样中三氯乙醛转化为氯仿,实际测量三氯甲烷值偏高;若使用硫代硫酸钠代替抗坏血酸作为除氯剂,则应需调节pH至酸性,可以抑制三氯乙醛转化为三氯甲烷.如若被测水样不含三氯乙醛,则加入两种除氯剂则影响不大.工作水样的前处理对于日常检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敦倩苗
作者单位: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石家庄监测站,河北石家庄050051
母体文献: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届引江供水水质保障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届引江供水水质保障技术交流会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1日
会议地点:天津
主办单位:天津市供水管理处
语种:chi
分类号:X70TU9
关键词:饮用水 三氯甲烷 顶空-气相色谱法 除氯剂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4月27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84.77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