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方法在海湾水交换评估中的应用.pdf
本文基于示踪污染物浓度分布函数的伴随求解方法,研究围填海等人类活动对以海湾为代表的半封闭水体的水交换能力的影响.伴随方法求解的方程形式为对流扩散方程,易于在现有数值海洋模型中得以实现.本文工作将此算法植入到TELEMAC-2D数学模型中,求解了浓度伴随变量、滞留时间的时空变化分布;并针对整个海湾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滞留时间,给出综合评价.与传统正向计算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伴随方法可以得到与之一致的结果,而其因不依赖于初始时刻、无需重复多次计算而更具优势.本文以福建省东山湾为例,考虑古雷半岛西侧围填海用地和八尺门海堤贯通工程分别建成后,评价分析水动力、与外海的水交换能力基于现状的对比.围填海用地形成后,涨、落急流速均有所减少,其中口门处偏差值最大约为0.15m/s;东山湾大、小潮平均纳潮量分别减少8%和7.4%,潮平均滞留时间较现状的20天变化不大.海湾内不同水域水交换能力对围填海工程的响应不一,八尺门东侧局部海域水体自净能力变弱,滞留时间增幅约3天.八尺门海堤贯通后,东山湾纳潮量无显著变化,但海湾整体水交换时间由于增加了海水交换通道,减幅约为1.6天.
作者:杨洁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母体文献: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会议时间:2017年9月1日
会议地点:浙江舟山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P73TV1
关键词:海湾半封闭水体 水交换评估 围填海工程 伴随方法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7月2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02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