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火山区孕震动力学环境研究.pdf
基于国内外对滇、缅、藏、东南亚地区大地构造演化、GPS地壳形变观测等领域的大量观测和研究成果,结合前人对腾冲地区壳幔结构反演、火山研究、地震活动特征、震源机制解等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探索区内地震孕育的动力来源和背景,利用精细网格搜索反演方法求解腾冲火山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综合分析认为,从全球大地构造格局来看,腾冲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侧向挤压地区,经历了4期复杂的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属于其他地块北北西向上剧烈变形、强烈地震和火山活动的边缘地带,同时受3大活动板块即欧亚板块、菲律宾-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运动以及其他地块内部相对稳定地块的影响,也是全球极少数集火山、地震、地热活动于一体的地区;区内地震活动强烈,自1929年有仪器记录地震以来共记录到40多次5级以上地震,自2007年腾冲火山观测台网建立至今,台网监测资料表明,区内小震活动非常频繁,地震活动呈现出平静-活跃-平静分期、主要分布在大盈江断裂和来凤-三益村火山群地区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属于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大规模地壳顺时针旋转环最剧烈地区,由小震震源机制解得出区域内主压应力方向为N7.53°W-N13.92°W,由中强震震源机制解得出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为N37.03°E,可见中强震震源机制解得出的区域应力场与前人研究得出的滇西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而小震震源机制解得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腾冲地区小震孕震动力学环境受小区域内局部应力场控制,除了与区域构造活动有关外,还与区域内火山和地热活动形成的动力来源关联性很高,中强震孕震动力学环境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带控制,为了做好地震预报工作,研究腾冲火山区孕震动力学环境,能为腾冲火山区地震预报中源的过程追踪和场的动态监视提供更加详实的参考。
作者:周文敏曾庆堂孙自刚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腾冲地震台,云南腾冲679100
母体文献: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学术交流会
会议时间:2019年8月1日
会议地点:青海海东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腾冲火山区 孕震机制 构造演化 应力场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7月9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764.67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