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城白云洞洞穴沉积物景观类型及其发育历史.pdf
临城白云洞是河北洞穴旅游中一个极具特色的洞穴,是北方旅游洞穴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为临城县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还带动了临城县及其周边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临城县白云洞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有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石笋、石柱、石盾等特色景观,它们有的质地似玉,洁白如雪;尤以近期仍在发育的卷曲石、石枝、石花、石葡萄等是北方较为罕见的洞穴奇景.崆山白云洞穴由上、中、下三层洞穴组成,上层洞为崆山山脊的削顶洞穴,上层削顶洞穴主要由的零星、断续分布、残存的古石笋基座、壁流石、钙华层等组成;白云洞中、下层洞穴为现今的旅游洞道.据沉积物的沉积特征、物质成分、相互沉积关系及测年等资料研究表明,白云洞上层洞-崆山削顶洞穴发育于晚第三纪,洞穴沉积物始于第四纪早期-早更新世,以结晶致密的壁流石、钙华层为主,年代大约150万年以来;白云洞中、下层洞穴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中—晚,中更新世时期是白云洞中层洞的主要景观形成期,其景观宏大而壮观,经230Th-U测年确定,分别形成于52~60万年和35~40万年;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则是玲珑剔透、造型奇特的洞穴奇景的形成期,主要为高约10cm~50cm的内红色石笋、钟乳石和黄色、白色卷曲石、石枝等组成,大致形成于40kaBP以来.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形成的景观,为白云洞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价值,同时,也为重建古气候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载体.
作者:张美良 朱晓燕 张远海 陈发强 张瑞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河北省临城白云洞风景区,河北临城054302
母体文献:第二十三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二十三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
会议时间:2018年8月30日
会议地点:河北临城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X14P5
关键词:岩溶地貌学 洞穴沉积物 类型学 发育特征 沉积环境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9月13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2.23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