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能特征及高产模式.pdf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煤层气产能特征、影响因素及高产模式等研究急需加强.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重点区块的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及产能特征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和产能差异,进一步结合各区产能主控因素,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高产模式.研究表明:①保德地区煤层属中低煤阶,渗透性好,含气量高,构造简单,开发地质条件优越;三交-柳林地区属于典型中煤阶,构造简单,开发地质条件较好;大宁-吉县、延川南和韩城地区属中高煤阶,煤层渗透性低,构造较为复杂,开发地质条件较为一般.②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气效果最好,排水期短,单井产气量高,产水量也高;三交-柳林地区煤层气井产气效果较好,产水量较高;大宁-吉县、延川南和韩城等中高煤阶地区煤层气井产气效果一般,产水量较低.③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煤层气产能的主要因素,在弱水动力条件下的局部构造高部位容易形成煤层气的高产,据此总结出3种煤层气高产模式.
作者:陈跃 汤达祯 马东民 李新虎 汤小燕 郭晨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母体文献:2017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7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7年9月12日
会议地点:贵阳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煤炭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E3P61
关键词:煤层气 地质勘探 产能特征 高产模式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7月2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36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