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煤级煤的孔、裂隙特征研究.pdf
煤中孔隙空间由有效孔隙空间和孤立孔隙空间构成,前者为气、液体能进入的孔隙,后者则为全封闭性"死孔".煤的孔径结构是研究煤层气赋存状态、气、水介质与煤基质块间物理、化学作用以及煤层气解吸、扩散和渗流的基础.其煤储层结构特征与中、高煤级不同,本文通过对孔径结构和孔隙形态的研究,研究认为,低煤级煤(R0,max<0.65%)总体上呈开放孔隙的形态特征。随煤化程度的增大,过渡孔、微孔对煤的总孔隙体积的贡献随之增大,大孔逐渐降低。整体上,褐煤总比孔容大于长焰煤,且大孔、中孔、过渡孔、微孔分布较为均匀,长焰煤中大孔、中孔占有较大比例。褐煤的总比表面积远大于长焰煤,显著分布于过渡孔、微孔中。
作者:王可新 潘树仁 傅雪海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江苏煤炭地质局,南京,210046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母体文献: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会议时间:2017年4月1日
会议地点:西安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D9P61
关键词:低煤级煤 孔径结构 孔隙形态 分布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12月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06.84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