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首页
BBS
地方标准
参考文献
行业资料
打包下载
文章
登录
注册
医药卫生
经济
文教
农业
环境与安全
交通
工业技术
期刊杂志
电子书
商务办公
建工
电力
新能源
标准解读
工程造价
标准动态
新资汇
»
首页
›
标准
›
团体标准
›
T_COS 013-2023 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试验要求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T_COS 013-2023 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试验要求
24
0
1
黄金阳光
发表于 2024-9-29 14: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标准编号:T/COS013—2023
中文标题: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试验要求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19试验(词汇)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C3630改装汽车制造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7日
实施日期:2023年04月07日
起草人:王军政、赵江波、李静、汪首坤、李宏伟、马立玲、沈伟、宋旭杰、李国强、张宝东、甄潇杨、孙宇、李颖、郑绍华、袁野、刘冬琛、牛善帅、吴小磊、韩振生、栗晓喆、姜芮雯、徐鹏耀
起草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的试验目的,试验仪器与设备、设施,试验项目,试验程序,试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型式试验、装车前台架试验、大修检测试验或其它有明确要求的场合。
主要技术内容: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的试验目的,试验仪器与设备、设施,试验项目,试验程序,试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型式试验、装车前台架试验、大修检测试验或其它有明确要求的场合。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JB2894装甲车辆术语3术语和定义GJB289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动力及传动系统powerandtransmissionsystem由发动机、综合传动装置(含液力变矩器)组合而成,可以作为整体吊入、吊出装甲车辆动力舱的系统。具备动力产生、动力传动、挡位切换等功能。3.2辅助试验系统auxiliarytestsystem为试验测试提供辅助设施,保障测试过程顺利进行的系统,包括机械台架、加注装置、启动电源、启动气源、燃油供给装置、循环散热装置、空气供气装置、烟气过滤排放装置。3.3测控系统measurementandcontrolsystem完成试验测试过程控制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的系统,包括测控计算机、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3.4加载系统loadingsystem为试验测试过程中施加某种形式的载荷,模拟其实际工况的系统,包括动力及传动系统加载装置、发电机加载装置、风扇泵加载装置。4一般要求4.1试验目的检测动力及传动系统在装配完成或维修后,其功能及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装车要求,包括运行过程中是否有油水渗漏、有无异常声音,转速、油温、油压、水温等数据是否正常,动力及传动系统、发电机、风扇泵带载能力是否正常。4.2试验条件除另有规定外,动力及传动系统的试验条件要求如下:a)环境温度:-10℃~45℃;b)相对湿度:10%~90%;c)振动源:距离5m以上;d)粉尘:不得有导电性粉尘。4,3附件和材料试验过程使用的辅料、油品等应符合被测动力及传动系统的规定。4.4试验仪器设备与设施4.4.1辅助试验系统能力要求辅助试验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能给动力及传动系统定量加注所需的多种型号机油及冷却液,如有需要,还可在试验完毕后将所加注的油液进行回收。b)启动电源的电压和最大输出电流应满足动力及传动系统连续启动三次以上。c)启动气源的气压大小应满足动力及传动系统气启动的最低气压和最高气压限制,且气源容量应满足连续启动三次以上。d)燃油供给系统的供油回路应具有油液过滤、手动或电动泵强制供油能力,并具备回油通道,能够回收动力及传动系统未燃烧的燃油。e)辅助试验系统应能调节发动机吸气口的进气量,以模拟不同海拔下的气压。f)辅助试验系统应能为其提供空滤系统,其过滤精度、流量和过滤器压差应满足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吸气需求。g)辅助试验系统应能将动力及传动系统安全可靠的进行支撑固定,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变形、移位、倾翻。h)辅助试验系统应提供循环散热装置,确保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冷却液、机油、空气温度不超过限定指标。i)辅助试验系统应能为动力及传动系统提供排烟通道,并对排放的烟气进行净化过滤处理。4.4.2测控系统能力要求测控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能手动或程控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的燃油阀打开或关闭。b)对具有预润泵的动力及传动系统,测控系统应能手动或程控控制预润泵工作或停止。c)对具备排气阀的动力及传动系统,测控系统应能手动或程控控制排气阀打开或关闭。d)对具备预热功能的动力及传动系统,测控系统应能手动或程控预热继电器打开或关闭。e)进行电启动时,测控系统应能手动或程控控制启动电机接通或断开启动电源。f)进行气启动时,测控系统应能手动或程控控制启动气马达接通或断开启动气源。g)测控系统应能通过油门踏板、电气旋钮或程控方式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的油门大小,应可测量出油门踏板的操作力。h)测控系统应能通过换挡手柄、电气开关或程控方式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的挡位。i)测控系统应具备总线通讯功能,通过数据总线接收发动机控制器、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数据,并进行数据解析获得动力及传动系统的转速、压力、温度、报警状态等信息。j)测控系统应具备传感器数据采集能力,可读取加载转矩、压力、流量、电压、电流等传感器信息。k)测控系统应能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记录显示,必要时进行分析、保存和打印。4.4.3加载系统能力要求加载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具备动力及传动系统的负载模拟能力,可对综合传动装置输出端施加负载,模拟实车运行时的负载工况,负载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b)应具备发电机负载模拟能力,可对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发电机进行加载,模拟发电机为车载电池充电时的工况,负载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c)应具备风扇泵加载能力,可对动力及传动系统上风扇泵进行加载,模拟风扇泵实际负载工况,负载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4.5试验人员要求试验人员应满足或遵循以下要求:a)试验过程应至少配备一名熟悉动力及传动系统测试操作的试验人员,负责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安装、连接和相关试验操作。b)试验过程应至少配备一名检验人员,负责试验过程中各项功能正常与否的判断。c)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佩戴噪声防护装置和必要的劳保用品。4.6试验安全要求试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安全要求:a)动力及传动系统安装过程中应避免磕碰,并避免人员碰伤或砸伤。b)对于暴露在外的旋转部件,应具有防护或隔离装置,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远离高速旋转部件。c)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不要触摸动力及传动系统排气口及排烟道以避免烫伤或灼伤,注意脚下油污避免摔伤。d)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用电、用气安全,避免受到伤害。e)严禁在试验场地动用明火、抽烟,防止发生火灾。f)试验场地周围应配置符合要求的灭火器。g)试验开始前应向周围发出警示信号,严禁无关人员靠近。4.7试验异常处理对试验异常的处理应遵循以下要求:a)试验过程中,动力及传动系统出现异常噪声、异常压力或温度变化等,应立刻停止试验,检查问题。b)试验过程中,动力及传动系统出现渗漏应及时停机,应进行紧固或更换密封修复,并重新开始试验。c)试验过程中,试验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停机,排除故障后继续试验。4.8试验结束处理试验结束后应进行如下操作:a)动力及传动系统停机。b)测控系统断电。c)断开动力及传动系统与各加载装置、燃油供给装置、启动电源、启动气源、空气供给装置、循环散热装置、排烟装置的连接。d)断开动力及传动系统与测控系统的电气连线。e)如有必要,抽出向动力及传动系统所加注的机油和冷却液。f)拆下管路接口所封堵的工艺堵,并将相关的截门或开关恢复至试验前状态。g)将动力及传动系统从试验台架上拆下。h)清理试验场地。5详细要求5.1试验项目动力及传动系统的试验项目见表1。表1动力及传动系统试验项目序号 项目1 电气系统测试2 启动试验3 怠速检查试验4 操纵测试5 空载试验6 发电机加载试验7 风扇泵加载试验8 动力及传动系统加载试验9 发动机吸气试验5.2试验准备动力及传动系统的试验前,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a)被测试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各附件应该安装完毕,连接可靠,外观正常。b)将动力及传动系统安装到专用的试验台架上,并进行紧固。c)将需要封堵的管路接口,用工艺堵进行封堵,对试验过程中需要打开或关闭的截门及开关,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d)检查动力及传动系统的机油液位、冷却液液位是否达到要求的高度。e)连接启动电源至动力及传动系统启动电机的电源线。f)如需进行气启动试验,连接启动气源至动力及传动系统气动马达的气管。g)连接动力及传动系统的燃油供给管路。h)连接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发动机供气装置,如动力及传动系统不具备空滤装置,需供气装置配备空滤系统。i)如试验过程温升较大,需将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冷却液循环、机油循环、空气循环管路连接至试验装置所提供的循环散热装置。j)将动力及传动系统排气口管路连接至试验装置所提供的排烟通道。k)连接油门踏板、换挡手柄、方向盘的操纵机构,且操纵机构安装有必要的测量传感器。l)将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输出端连接至试验装置所提供的加载装置。m)将发电机电缆线连接至试验装置所提供的发电机加载装置。n)将风扇泵管路连接至试验装置所提供的风扇泵加载装置。o)连接动力及传动系统到测控系统间的信号电缆线。p)检查各机械、电气、管路连接是否牢固可靠。q)为测控系统供电,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3电气系统测试5.3.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动力及传动系统的控制器、相关传感器是否正常、总线通讯是否建立。5.3.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连接动力及传动系统与发动机控制器、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之间的电缆线。b)连接测试系统至发动机控制器、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动力及传动系统传感器之间的通讯线。c)为发动机控制器、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动力及传动系统传感器上电。d)通过测试软件判断是否能和发动机控制器、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建立总线通讯。e)通过测试软件读取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各项状态及传感器数据,判断其初值是否正常。5.3.3试验数据处理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发动机的转速、油压、油温、水温、排气温度、报警信息,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挡位、操纵油压、润滑油压、油温、报警信息,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A。5.3.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总线通讯正常;b)各传感器初始值在规定值范围内。5.4启动试验5.4.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动力及传动系统能否正常启动与停机。根据机型的不同,包括电启动、气启动、气电联合启动三种方式。5.4.2试验步骤5.4.2.1启动前操作启动试验测试进行前应完成如下准备操作:a)令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输出端处于自由状态。b)将综合传动装置的挡位置于空挡。c)将发动机的油门设定信号置于最小。d)对具有预热功能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在第一次启动前可视环境温度情况,对动力及传动系统进行预热。预热时间根据被试验的动力及传动系统技术要求设定。e)对具有预润功能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在第一次启动前需要启动预润泵为动力及传动系统进行预润滑。预润泵工作时,观察动力及传动系统的机油压力是否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如油压异常,需停机检查。预润时间根据被试验的动力及传动系统技术要求设定。f)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上的燃油供油阀打开。g)第一次启动时,可视情况控制燃油供给系统主动向动力及传动系统供油,确保燃油充满供油管路。h)对具有排气阀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可视情况控制排气阀打开,排出燃油供油管路内的空气。5.4.2.2电启动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启动电源的电压调节至要求的电压值。b)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上的电磁继电器接通启动电源,使启动电机工作,查看动力及传动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c)动力及传动系统启动后,向发动机控制器发出熄火信号,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停机。d)重复进行上述试验,观察动力及传动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和停机。除另有规定外,每次启动时启动电机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动力及传动系统规定的最长时间,一般为15s。除另有规定外,连续两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不小于动力及传动系统规定的最短时间,一般为60s。5.4.2.3气启动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高压气源的输出压力调节至要求的压力值。b)控制启动气源输出高压气,驱动气启动马达工作,查看动力及传动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c)动力及传动系统启动后,向发动机控制器发出熄火信号,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停机。d)重复进行上述试验,观察动力及传动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和停机。除另有规定外,每次启动时气启动马达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动力及传动系统规定的时间,一般为15s。除另有规定外,连续两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不小于动力及传动系统规定的时间,一般为60s。5.4.2.4气电联合启动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启动电源的电压调节至要求的电压值。b)将高压气源的输出压力调节至要求的压力值。c)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上的电磁继电器接通启动电源,使启动电机工作,同时控制启动气源输出高压气,驱动气启动马达工作,查看动力及传动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d)动力及传动系统启动后,向发动机控制器发出熄火信号,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停机。e)重复进行上述试验,观察动力及传动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和停机。除另有规定外,每次启动时启动电机、气启动马达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动力及传动系统规定的时间,一般为15s。除另有规定外,连续两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不小于动力及传动系统规定的时间,一般为60s。5.4.3试验数据处理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每次启动时的通电时间、通气时间、启动电源电压、启动电流、启动气源气压等数据,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B。5.4.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动力及传动系统启动过程中无异响及非正常振动,各种管路接头、结合面和壳体无渗漏;b)在规定的启动电机或启动气马达连续工作时间限定内,动力及传动系统正常启动。5.5怠速检查试验5.5.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动力及传动系统的怠速大小及速度波动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5.5.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使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输出端处于自由状态。b)将综合传动装置的挡位置于空挡。c)调节动力及传动系统的油温,分别在常温及某一典型高温工况下,启动动力及传动系统。d)将动力及传动系统的油门设定信号置于最小,使动力及传动系统处于怠速工作状态。e)除另有规定外,动力及传动系统在该状态下运行规定的时长,一般为3min。读取并记录动力及传动系统的相关传感器数据。5.5.3试验数据处理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发动机的转速范围、转速波动最大值、油压范围、油温范围、水温范围、排气温度范围、报警信息,综合传动装置的操纵油压范围、润滑油压范围、油温范围、报警信息。其中,发动机转速波动最大值取发动机油温在常温及高温整个范围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C。5.5.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动力及传动系统启动过程中无异响及非正常振动,各种管路接头、结合面和壳体无渗漏;b)采集到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各项数据在规定值范围内;c)发动机转速大小及转速波动在规定值范围内。5.6操纵测试5.6.1油门踏板操纵测试5.6.1.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油门踏板的功能、操纵力是否符合要求。5.6.1.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连接油门踏板到发动机控制器之间的电缆线。b)连接油门踏板和试验测试装置提供的油门踏板操纵机构,操纵机构需要带力测试量传感器。c)连接发动机控制器到试验测试装置测控软件之间的通讯电缆。d)按照设定的连续运动规律压下、抬起油门踏板,记录油门踏板的运动角度范围与操纵力范围。e)按照设定的阶跃运动规律压下、抬起油门踏板,记录油门踏板的运动幅度、运动时间、操纵力。f)检查上述油门踏板操纵中,发动机控制器能否正常采集到油门踏板的角度信息。5.6.1.3试验数据处理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油门踏板的操纵力、油门踏板的运动角度、发动机控制器采集的电压数值,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D。5.6.1.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油门踏板的操纵力、运动范围在规定值范围内;b)发动机控制器采集到的油门踏板电压数值正确。5.6.2换挡手柄操纵测试5.6.2.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换挡手柄的功能、操纵力是否符合要求。5.6.2.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对自动挡综合传动装置,连接换挡手柄到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之间的电缆线,否则忽略该步骤。b)对手动档综合传动装置,需要启动发动机,保持怠速状态,并使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输出端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否则忽略该步骤。c)连接换挡手柄和试验测试装置提供的手柄自动操纵机构,操纵机构需要带力测试量传感器。d)连接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到试验测试装置测控软件之间的通讯电缆。e)控制换挡手柄操纵机构,依次从空挡加挡至最高挡,然后从最高度减至空挡,再从空挡依次加挡至最高倒挡,再切换回空挡,记录每次切换挡位时的操纵力。f)如果是自动挡综合传动装置,检查上述换挡手柄操纵中,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能否正常采集到挡位信息。5.6.2.3试验数据处理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换挡手柄的操纵力、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采集的挡位数值,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E。5.6.2.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换挡手柄的操纵力在规定值范围内;b)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采集到的挡位数值正确。5.6.3方向盘操纵测试5.6.3.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方向盘的功能、操纵力是否符合要求。5.6.3.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如果是电控转向操纵,连接方向盘到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之间的电缆线,否则忽略该步骤。b)连接方向盘和试验测试装置提供的转向操纵机构,操纵机构需要带扭矩、角度测试量传感器。c)连接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到试验测试装置测控软件之间的通讯电缆。d)令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输出端处于自由状态。e)启动动力及传动系统,令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f)控制方向盘从中位顺时针匀速转动至极限角度,后匀速回到中位,再逆时针匀速转动至极限角度,然后匀速回到中位,记录方向盘的运动角度范围、运动速度、操纵扭矩范围、发动机的输出转速、综合传动装置两个输出端的转速。g)控制方向盘从中位顺时针阶跃转动至极限角度,后阶跃回到中位,再逆时针阶跃转动至极限角度,然后阶跃回到中位,记录方向盘的运动幅度、运动时间、操纵扭矩、发动机的输出转速、综合传动装置两个输出端的转速。h)如果是电控转向操纵,检查上述方向盘操纵中,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能否正常采集到方向盘的角度信息,否则忽略该步骤。5.6.3.3试验数据处理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转向的操纵力、方向盘的运动角度、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采集的电压数值、综合传动装置两侧的输出转速,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F。5.6.3.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方向盘的操纵力、运动角度在规定值范围内;b)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采集到的电压数值正确。5.7空载试验5.7.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动力及传动系统在空载状态下,转速调节和挡位切换是否正常。5.7.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使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输出端处于自由状态。b)将综合传动装置的挡位置于空挡,启动动力及传动系统。c)进行综合传动装置挡位切换操作,依次从空挡、1挡切换到最高挡,然后再从最高挡依次切换至1挡、空挡、倒1挡直至最高倒挡,然后再从最高倒挡依次切换至空挡,中间不能跳跃操作。d)每切换一次挡位,通过加减油门控制,将发动机转速稳定至额定转速,除另有规定外,保持运行一段时间,一般为1min。5.7.3试验数据处理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发动机的转速、油压、油温、水温、报警信息,综合传动装置的挡位、转速、操纵油压、润滑油压、报警情况,并计算发动机输出转速和综合传动装置的输出转速之间的速比,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G。5.7.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动力及传动系统运行过程中无异响及非正常振动,各种管路接头、结合面和壳体无渗漏;b)采集到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各项数据在规定值范围内;c)发动机输出转速和综合传动装置的输出转速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该挡位速比一致。5.8发电机加载试验5.8.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动力及传动系统发电机是否能正常发电并具有带载能力。5.8.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使综合传动装置转速输出端处于自由状态。b)将综合传动装置的挡位置于空挡,启动动力及传动系统。c)接通发电机负载为发电机进行加载,可根据需要调节发电机负载大小。期间平稳增大动力及传动系统油门,使发动机转速从怠速提升到额定转速,除另有规定外,保持运行一段的时间,一般为1min,再平稳减小油门,使发动机转速降至怠速。5.8.3试验数据处理记录发动机的转速、油压、水温、排气温度、报警情况,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加载时间,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H。5.8.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动力及传动系统运行过程中无异响及非正常振动,各种管路接头、结合面和壳体无渗漏;b)采集到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各项数据在规定值范围内;c)发电机的各项数据在规定值范围内。5.9风扇泵加载试验5.9.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动力及传动系统的风扇泵在不同的转速下能否正常工作。5.9.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使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输出端处于自由状态。b)将综合传动装置的挡位置于空挡,启动动力及传动系统。c)控制动力及传动系统上的液压泵输出阀,使其输出高压油,并通过液压泵加载装置为其施加额定负载。d)调节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发动机油门,使其稳定在额定速度下保持运行一段时间,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为1min。5.9.3试验数据处理记录发动机转速、油压、油温、水温、报警情况,综合传动装置操纵油压、润滑油压、报警情况,风扇泵加载装置的压力及流量,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I。5.9.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动力及传动系统运行过程中无异响及非正常振动,各种管路接头、结合面和壳体无渗漏;b)采集到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各项数据在规定值范围内;c)风扇泵的各项数据在规定值范围内。5.10动力及传动系统加载试验5.10.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主要检查动力及传动系统在不同负载工况下,转速调节和挡位切换是否正常。5.10.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输出端与加载装置连接在一起。b)将综合传动装置的挡位置于空挡,启动动力及传动系统。c)进行综合传动装置挡位切换操作,依次从倒挡、空挡、1挡切换到最高挡,然后再从最高挡依次切换至1挡、空挡、倒挡。d)每切换一次挡位,通过加减油门控制,将发动机转速稳定至额定转速,根据需要设置该转速下加载装置的载荷大小,为动力及传动系统施加负载。e)可根据需要,在同一挡位下,设置不同的转速与负载转矩组合,多次试验。5.10.3试验数据处理按照不同挡位(RN、…、R1、1、2、3、4、…)分别记录每一挡位下发动机转速、油压、油温、水温、报警情况,综合传动装置操纵油压、润滑油压、报警情况,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加载转矩,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J。5.10.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动力及传动系统运行过程中无异响及非正常振动,各种管路接头、结合面和壳体无渗漏;b)采集到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各项数据在规定值范围内。5.11发动机吸气试验5.11.1试验目的该试验项目通过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空气状态,检查动力及传动系统在不同海拔高度下运行情况。5.11.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综合传动装置的转速输出端与加载装置连接在一起。b)将发动机的吸气口与试验测试装置提供的空气流量控制装置连接在一起。c)将综合传动装置的挡位置于空挡,启动动力及传动系统。d)进行综合传动装置挡位切换操作,依次从倒挡、空挡、1挡切换到最高挡,然后再从最高挡依次切换至1挡、空挡、倒1挡、最高倒档。e)每切换一次挡位,通过加减油门控制,将发动机转速稳定至额定转速,根据需要设置该转速下加载装置的载荷大小,为动力及传动系统施加负载。f)期间,根据设定的海拔高度,调节空气流量装置,使其为发动机吸气口供给的空气中氧量流量与设定的海拔高度相当。5.11.3试验数据处理按照不同挡位(RN、…、R1、1、2、3、4、…)分别记录每一挡位下模拟的海拔高度、发动机转速、油压、油温、水温、排气温度,综合传动装置转速、操纵油压、润滑油压、油温、挡位,动力及传动系统的加载转矩及时间,试验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K。5.11.4结果评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判定该试验合格。a)动力及传动系统运行过程中无异响及非正常振动,各种管路接头、结合面和壳体无渗漏;b)采集到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各项数据在规定值范围内。附录A电气系统检查结果记录表(资料性)电气系统检查结果记录表见表A.1。表A.1电气系统检查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试验数据 结论动力及传动系统电气系统检查试验 总线通讯是否建立 发动机传感器初始数据 转速rpm 油压kPa 油温℃ 水温℃ 排气温度℃ 报警情况 综合传动装置传感器初始数据 转速rpm 挡位 操纵油压kPa 润滑油压kPa 油温℃ 报警情况 附录B动力及传动系统启动试验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统启动试验结果记录表见表B.1。表B.1动力及传动系统启动试验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试验序次 启动电源电压V 启动电源电流A 启动气源气压MPa 持续时间s 结论电启动试验 第1次启动 / 第2次启动 / … / 气启动试验 第1次启动 / / 第2次启动 / / … / / 气电联合启动 第1次启动 第2次启动 … 附录C动力及传动系统怠速检查试验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统怠速检查试验结果记录表见表C.1。表C.1动力及传动系统怠速检查试验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试验数据 结论动力及传动系统怠速检查试验 常温试验 试验时长s / 发动机传感器数据 转速范围rpm 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水温范围℃ 排气温度范围℃ 报警情况 综合传动装置传感器数据 操纵油压范围kPa 润滑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报警情况 高温试验 试验时长S / 发动机传感器数据 转速范围Rpm 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水温范围℃ 排气温度范围℃ 报警情况 综合传动装置传感器数据 操纵油压范围kPa 润滑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报警情况 发动机转速波动最大值rpm 附录D动力及传动系统油门踏板操纵测试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统油门踏板操纵测试结果记录表见表D.1。表D.1动力及传动系统油门踏板操纵测试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试验数据 结论动力及传动系统油门踏板操纵测试 连续匀速运动 油门踏板运动角度范围° 油门踏板操纵力范围N 油门踏板平均运动速度°/s 发动机控制器读取的油门电压范围V 阶跃运动 油门踏板阶跃时间S 油门踏板最大运动速度°/s 油门踏板运动幅度° 油门踏板最大操纵力N 发动机控制器读取的油门电压范围V 附录E动力及传动系统换挡手柄操纵测试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统换挡手柄操纵测试结果记录表见表E.1。表E.1动力及传动系统换挡手柄操纵测试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试验数据 结论动力及传动系统换挡手柄操纵测试 空挡加至1挡 最大操纵力N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到的挡位 … … N-1挡加至最高挡 最大操纵力N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到的挡位 最高挡减至N-1挡 最大操纵力N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到的挡位 … … 1挡减至空挡 最大操纵力N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到的挡位 空挡加至倒1挡 最大操纵力N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到的挡位 … … 倒R-1挡加至最高倒挡R 最大操纵力N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到的挡位 倒R挡减至倒R-1挡 最大操纵力N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到的挡位 … … 倒1挡减至空挡 最大操纵力N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到的挡位 附录F动力及传动系统转向操纵测试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统转向操纵测试结果记录表见表F.1。表F.1动力及传动系统转向操纵测试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试验数据 结论动力及传动系统转向操纵测试 连续匀速运动 方向盘运动角度范围° 方向盘操纵力范围N 方向盘平均运动速度°/s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的转向数值范围 综合传动装置左侧输出转速范围rpm 综合传动装置右侧输出转速范围rpm 阶跃运动 方向盘阶跃时间s 方向盘最大运动速度°/s 方向盘运动幅度° 方向盘最大操纵力N 综合传动装置控制器读取的转向数值范围 综合传动装置左侧输出转速范围rpm 综合传动装置右侧输出转速范围rpm 附录G动力及传动系统空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统空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见表G.1。表G.1动力及传动系统空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发动机传感器测试数据 综合传动装置传感器测试数据 结论 转速范围rpm 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水温范围℃ 排气温度范围℃ 报警情况 挡位 转速范围rpm 操纵油压范围kPa 润滑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报警情况 速比 时间s 动力及传动系统空载试验 N 1 2 3 4 … 4 3 2 1 N R1 … RN … R1 N 附录H动力及传动系统发电机加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统发电机加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见表H.1。表H.1动力及传动系统发电机加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发动机传感器数据 发电机机加载 结论 转速范围rpm 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水温范围℃ 排气温度范围℃ 报警情况 电压V 电流A 加载时间s 动力及传动系统发电机加载试验 附录I动力及传动系统液压泵加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统液压泵加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见表I.1。表I.1动力及传动系统液压泵加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发动机传感器数据 综合传动装置传感器数据 风扇泵加载 结论 转速范围rpm 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水温范围℃ 排气温度范围℃ 报警情况 操纵油压范围kPa 润滑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报警情况 压力MPa 流量L/min 时间s 动力及传动系统液压泵加载试验 附录J动力及传动系统每个挡位加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统每个挡位加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见表J.1。表J.1动力及传动系统每个挡位加载试验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发动机传感器数据 综合传动装置传感器数据 加载数据 结论 转速rpm 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水温范围℃ 排气温度范围℃ 报警情况 转速rpm 操纵油压范围kPa 润滑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报警情况 转矩Nm 时间s 动力及传动系统加载试验 转速1 转矩1 转矩2 … 转速2 转矩1 转矩2 … … 转矩1 转矩2 … 附录K动力及传动系在模拟海拔高度下试验结果记录表(资料性)动力及传动系在模拟海拔高度下试验结果记录表见表K.1。表K.1动力及传动系在模拟海拔高度下试验结果记录表试验项目 吸气情况 发动机传感器数据 综合传动装置传感器数据 加载数据 结论 模拟海拔高度m 转速rpm 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水温范围℃ 排气温度范围℃ 转速rpm 操纵油压范围kPa 润滑油压范围kPa 油温范围℃ 挡位 转矩Nm 时间s 动力及传动系统加载试验 转速1 R 转矩1 … 1 转矩1 … … 转矩1 … 转速2 R 转矩1 … 1 转矩1 … … 转矩1 … … R 转矩1 … 1 转矩1 … … 转矩1 … 参考文献[1]GB/T3766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2]GJB1072A履带式装甲输送车通用规范[3]GJB1372装甲车辆通用规范[4]GJB2547-1995装备测试大纲[5]WJ/Z295履带式装甲车辆传动系统测试方法
关键词:中国兵工学会,T/COS,改装汽车制造,传动系统,动力,装甲车辆
T_COS 013-2023 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试验要求.pdf
2024-9-29 14:40 上传
T_COS 013-2023 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试验要求.pdf
文件大小:
342.5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试验
,
传动系统
,
动力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回复
举报
相关帖子
•
某340 MW机组凝汽器改造试验分析
•
煤炭采样精密度核对试验方法的应用
•
某660 MW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控制逻辑分析
•
变压器综合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双伞瓷绝缘子故障试验分析
•
LZC139-13.21.4555550型汽轮机缸体碰撞试验
•
特高压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方法探索
•
基于加速退化试验数据的智能电能表早期失效分析
•
复合横担覆冰断线的动力分析与强度设计
•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的35kV自脱离防雷装置灭弧仿真
•
混合动力汽车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及分析
•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政策对比分析
•
双馈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神经网络建模及参数预测
•
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
无损检测光动力杀菌鲜切苹果气味及糖度
•
大鼠经皮电阻试验在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
正交试验法优化玛咖石斛片处方
•
均匀试验法优化褐藻胶-乳清分离蛋白可食性膜的工艺
•
α-葡萄糖苷酶试验在克罗诺杆菌鉴定中的应用
•
3种鲎试验在乳品内毒素活性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评价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推荐下载
1
T_CI 289-2024 再生水管道分布式光学监测 传感光缆铺设技术规程
2
DB61_T 1878-2024 餐饮业油烟管道系统清洗规范
3
GBT 43658.2-2024 无损检测 管道腐蚀及沉积物X和伽马射线检测 第2部分:双壁射线检
4
T_CISA 370.3-2024 钢铁企业厂区内设备、管道及附属结构涂料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 第3部
5
T_CCCTA 0052-2024 溯源非金属管道元件质量控制规范
6
DB43_T 2915-2024 聚乙烯(PE)燃气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7
GBT 43658.1-2024 无损检测 管道腐蚀及沉积物X和伽马射线检测 第1部分:切向射线检
8
DB61_T 1858-2024 二氧化碳驱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技术规范
能源电力
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电动储能
电力行业
电网
化工
压力容器
管道
特种设备
化学分析
试剂
建筑工程
钢结构
设计规范
施工
检测
地质勘探
机械
无损检测
阀门
起重机
数控
焊接
电子信息
电子
电路
半导体
集成电路
信息技术
医药
常见病
中西医结合
高血压
养生
传染病
科学
天文地理
农业
气象
艺术
教育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
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