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首页
BBS
地方标准
参考文献
行业资料
打包下载
文章
登录
注册
医药卫生
经济
文教
农业
环境与安全
交通
工业技术
期刊杂志
电子书
商务办公
建工
电力
新能源
标准解读
工程造价
标准动态
新资汇
»
首页
›
标准
›
团体标准
›
T_CSF 004-2020 西北地区土石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农、林、牧、渔业]
T_CSF 004-2020 西北地区土石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规程
47
0
1
黄金阳光
发表于 2024-9-29 00: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标准编号:T/CSF004—2020
中文标题:西北地区土石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ulti-functionalmanagementofLarixgmeliniivar.principis-rupprechtiiplantationinthemountainareasofNorthwestChina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有关农业和林业的其他标准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A023森林经营、管护和改造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5日
实施日期:2020年12月25日
起草人:王彦辉、于澎涛、余治家、田奥、王双贵、韩新生、刘利恒、王正安、程晓福、佘萍、胡永强、刘泽彬、王晓、徐丽宏、王绪芳、袁彩霞、樊亚鹏、马杰、贾宝光。
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西北地区土石山区华北落叶松(Larixgmelinii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多功能经营的立地类型划分、多功能定位方法、近自然构建技术、多功能经营技术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西北地区作为区域重要水源地的土石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多功能经营;同时也可为其它地区提供技术参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1897-2010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技术规程DB64/T809-2012土石山区水源涵养林的多功能经营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多功能林业multifunctionalforestryormultipurposeforestry在林业的发展规划、恢复和培育、经营和利用等过程中,从局地、区域、国家到全球的角度,在允许依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正确选择利用森林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导功能且不危及其它生态系统的条件下,合理保护、不断提升和持续利用客观存在的林木和林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所有功能,以最大限度地持久满足不断增加的对林业和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的社会需求,从而使林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发展的整体效益达到持续最优。3.2多功能立地评价multifunctionalsiteevaluation传统的立地评价主要依据木材生产力进行立地分类并评价立地质量;而多功能立地评价与此不同,必须了解和应用不同立地类型上的森林在多种服务功能的供给和需求上及经营措施上的差异,即对不同立地进行森林的多种功能及其管理评价,而不仅是木材生产力评价。这就需依据各类立地的多种功能的提供潜力和社会需求,明确主导功能和其它主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排序,从而构成森林多功能经营决策的基础。3.3森林多功能经营multifunctionalforestmanagement在充分考虑由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共同决定的多种森林服务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甚至是矛盾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经营,在充分发挥森林主导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发挥其它多种功能,使森林对区域发展的整体效益得到持续优化。3.4近自然森林经营close-to-natureforestmanagement以效法相同或相近环境下天然林的生态系统结构与演替过程为准则,通过对现有森林的合理改造、利用与保护而不断优化林分结构,并在经营中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力来减少人工经营活动,从而降低营林成本和对森林结构的干扰,在提高森林的大径材等优质足量林产品生产功能的同时,还能较好地维持或提高森林的其它服务功能。3.5目标树targettrees指在林分中长期保留到生长至目标胸径后才开始采伐利用的少数优势林木。其选择指标一般包括:1)实生;2)木材生产价值高;3)处于主林冠层;4)生活力旺盛,生长健康;5)有足够长的、通直饱满、无损伤的树干。3.6特殊目标树specialtargettrees指在林分中需特别保护的一些林木或枯死木,以便维持和优化现在和将来林分的树种比例、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景观价值等。其选择指标一般为:1)在林分或区域中个体数量少的树种、母树及对森林未来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的林木;2)有鸟巢的林木;3)能为微生物、昆虫和鸟类提供栖息生境的濒死木和枯立木;4)有观赏价值或特殊价值和能提高景观异质性的林木。3.7预留目标树preservedtargettrees指在林分中生长发育优良并有望未来成为目标树的幼树,一般为乡土树种天然更新的实生幼树。3.8干扰树disturbancetrees指在林分中生长发育不良并对目标树形成竞争干扰的林木,如树冠相互接触。3.9大径材large-sizetimber指小头去皮直径≥30cm、长度≥4m的原木;优质大径材的胸径则为≥55(50-60)cm。4 总则4.1为指导和规范西北地区土石山区特别是水源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提高其经营技术水平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贡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制定本技术标准。4.2必须在不同区域进行立地类型的合理划分,准确确定各类立地上华北落叶松林能提供主导功能及其它多种功能的潜力,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功能需求,合理进行多种功能的重要性排序,藉此确定森林多功能经营方向。4.3必须确定适合不同立地类型、森林发育阶段、多功能排序特点的华北落叶松林分理想结构,并以此为参照,制定改善现有林分结构的合理经营措施,以便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5 多功能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5.1多功能立地类型划分与多功能重要性排序进行华北落叶松林多功能管理,应分区、分类、分目标进行管理决策,这里是指分气候类型区或生态功能区、分立地类型、分多功能管理目标。因此,各地应基于或参考造林立地类型,确定各类立地的多功能重要性排序,主导功能位列为第一,有时可有并列第一的主导功能,然后是重要性依次降低的其它功能。基于西北干旱缺水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考虑的服务功能应主要有林地产水、木材生产、减少侵蚀、固碳释氧、植物种类多样性保护、景观美化等,当然还要以保障森林本身稳性为前提。宁夏六盘山区的例子,参见附录A及附表A.1。5.2基于立地指数的多功能立地类型划分和多功能定位为简化指导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除采用上段(见5.1)所述各类立地的多功能重要性排序以外,若已定量研究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立地指数随立地因子的变化规律,可仅依据立地指数的大小差异,简洁划分能生长华北落叶松林的立地类型,从而划分出的立地类型数量更少,然后给出各类立地主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排序,或称多功能定位,用于森林多功能管理决策。宁夏六盘山区的例子,参见附录A及附表A.2。6 多功能森林的理想结构6.1多功能森林的通用理想结构多功能森林经营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经营措施,形成和维持多功能森林的理想结构,进而满足保持森林稳定和均衡提供多种服务功能的要求。华北落叶松多功能人工林的通用理想结构的基本指标为:林冠郁闭度应维持在0.7左右、包括林下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的林地覆盖度应维持在0.7以上、林木树高(m)与胸径(cm)之比应维持在0.7以下。此外,依据一些特殊要求或最新研究成果,可继续增加对理想林分结构的要求。关于提出这个通用理想结构的依据,参见附录B.1。6.2中龄林的多功能合理密度在中龄林阶段,树木生长最旺盛,个体竞争最激烈,是多功能管理的关键阶段,尤其在高密度造林和长期禁伐造成结构不良与功能低下的过密林情况下,应确定指导生产的多功能合理密度。要确定多功能合理密度,应充分利用林木密度影响多种功能及抗雪灾等林分稳定性的定量关系,首先确定各单一功能优化所要求的密度范围,目前不鼓励追求林分蓄积量大,而是主要考虑能提高木材生产价值的优质大径材培育、提高林下植物多样性及促进树木天然更新、维持较高的植被总生物量和固碳功能及土壤碳库、提高林木抵抗雪灾能力、降低林木耗水从而维持较高林地产水这几方面;然后,根据主导功能和其它重要功能的林木密度需求差异,权衡确定能同时满足多功能需求的合理密度范围。在六盘山区确定华北落叶松中龄林的多功能密度范围的案例,参见附录B.2。6.3不同立地条件和林龄时的多功能管理密度为确定不同立地条件和林龄时所要求的多功能管理密度,应首先建立或选择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林冠叶面积指数、郁闭度等林分结构指标随立地条件、林龄、林木密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变化的模型,以及计算林分生物量的模型,还有木材生产、植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植被和土壤固碳、林地产水等单一服务功能随立地条件和林龄、密度等林分结构变化的模型。利用这些模型,计算确定满足单一功能优化要求的不同立地条件与林龄时的林木密度区间。六盘山半湿润区的案例,见附录C。然后,应利用能兼顾主导功能及其它功能的多功能管理决策程序,对各单一功能优化所要求的不同立地与林龄时的密度区间进行多功能权衡,并要满足林分稳定所要求的林冠郁闭度0.6~0.8对应的基本密度区间以及在不同立地和林龄时的林分最大密度的限制。可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权衡方法,如采用交集法,就是取多个单一功能要求密度范围的交集,其中要优先满足主导功能及位置靠前的主要功能的密度要求;或采用加权平均法,就是基于森林功能的重要性排序,从大到小给予权重,取各单一功能要求密度的加权平均值。具体方法及六盘山区的案例,参见附录C。7 华北落叶松林多功能经营的决策步骤森林多功能经营决策应包括5个步骤:(1)立地质量调查与分类:进行立地调查和分类,是森林多功能经营决策的基础。可参考应用各地以往的造林立地类型划分结果;如没有或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重新划分当地的立地类型。六盘山半湿润区的多功能立地分类案例,见附录A。(2)立地主要功能及其优先性确定:森林多功能经营的核心是合理权衡有竞争关系的多种功能。为此,需综合考虑各类立地的多种功能提供潜力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关系,确定各类立地的多种服务功能重要性排序,首先是主导功能,然后是重要性逐次降低的其它功能。例如,在坡度大、土层薄、植被差的立地,一般应把控制侵蚀作为主导功能或重要功能;在因干旱、低温或土薄使林木不能很好生长的立地,应尽可能多产水以保障区域供水安全,这时产水就是主导功能或重要功能;在水、热、肥条件良好的立地,木材生产潜力高,一般应把木材生产作为主导功能或重要功能。(3)现有林分结构特征调查:定量调查现有森林结构指标,包括乔木层的树种组成、林龄、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叶面积指数等,林下植被层的种类组成、覆盖度、生物量、天然更新等,枯落物层的厚度、组成、覆盖度、生物量等,根系层的土壤剖面各土层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等。(4)现有林分结构与功能诊断:进行林分的结构与功能诊断,应参照具体立地的多功能利用目标及对应的理想林分结构,还应考虑林木发育阶段的经营要求,以便找到林分结构与功能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经营措施。对低劣立地上的林分,应确定或转为保土、产水等主导功能及对应经营措施,如维持较高的包括灌草和枯落物的地表覆盖度以控制土壤侵蚀,减少高大乔木密度以降低植被耗水从而多产水;对肥沃立地,应以生产优质大径材为主导功能,同时兼顾控制侵蚀、林地产水等其它功能;对较肥沃立地,应满足产水主导功能,同时兼顾木材生产、保土抗蚀、固碳释氧、物种保护等其它主要功能,为此应适当降低林木密度。对以木材生产为主导功能或重要功能的林分,若是尚未完成优良树干培育的幼林或疏林,则不必急于间伐或疏伐,而是应先维持较高郁闭度以培育具有足够枝下高的良好树干的目标树;若目标树的树干质量达到了要求,应将现有林分结构指标与理想结构指标对比,以发现林分结构不足并确定针对性经营措施。宁夏六盘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的理想结构及合理密度和确定方法的案例,见附录B和附录C。(5)面向结构/功能的经营计划编制: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或多功能经营目标及对应林分结构调整需求,应采取的针对性经营措施主要包括:通过封山育林避免干扰植被覆盖,促进恢复或维持合适的地表覆盖度或林冠郁闭度;通过合理间伐或择伐调节郁闭度,增强林木抵抗风雪灾害的能力,降低对目标树的竞争,提高林地产水能力等;通过间伐形成一些林窗,促进目标树种和珍稀树种等的林下天然更新,或创造林下补植条件;应用林水关系等研究成果,指导合理间伐等经营活动。在明确了需采取的经营措施后,应逐项确定实施的时间、强度和频度,编制详细可行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和年度作业设计的框架,参见附录E。8 优良立地的多功能用材林经营措施对优良立地,一般应确定其主导功能为木材生产。为充分利用地力提高经济产出,同时保持林分稳定和兼顾其它功能,宜努力生产胸径50cm以上的优质大径材,即进行多功能用材林经营。这就必须明确各森林发育阶段的主要特征和经营目标,采取针对性经营措施。在因管理要求或立地质量较差而确定主导功能不是木材生产时,则可仅参考下面的内容,不再追求大径材目标树的数量及其均匀分布,而是围绕各类立地的多功能定位及理想林分结构开展经营。8.1幼林阶段(1)主要特征幼林阶段指从灌丛或草地或采伐迹地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开始,到小杆材阶段即郁闭幼林阶段初为止,主要特征:1)树高<2m;2)林冠尚未郁闭,尚未形成森林小气候;3)树木个体间竞争还没开始,尚未出现自然整枝;4)幼苗和幼树易受到灌草竞争和动物啃食危害。(2)经营目标形成有足够密度的幼林,促进幼树高质量发育和幼林尽早郁闭;保持和保护混交树种。(3)经营措施营造林分时,宜优先选择适宜的天然更新方法实现林分更新;应充分利用和管护已存在的目标乔木树种的幼树和苗木,避免牲畜啃食和人为破坏;必要时结合应用天然更新与人工更新。在由于存在大面积更新障碍等原因而预期没有天然更新或不能及时实现预期更新时,应人工植苗更新,栽植密度2000株/hm2,即株行距2.5m×2m,与其它树种进行带状或最少400㎡的小块状混交。如前期植被以灌丛为主,目标乔木数量和质量不满足要求,宜在灌丛稀植750~15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等目标树种,从而改善树种组成,形成乔灌草复层结构,加快正向演替,并减少土壤扰动和土壤碳库损失。应选择土层较厚和水分较好的局部地点,带状、小块状或单株混交造林。若鱼鳞坑整地,适当砍除少量灌丛,形成利于新栽树苗生长的小环境,但整地面积不要过大,尽量少破坏原有植被,并充分利用现有灌木对新栽苗木庇荫来促进其高生长和自然整枝,形成良好树干。应加强管护幼苗或幼树,有条件时及时围绕幼树局部松土、除草、割灌,减少灌草过度竞争,伐除劣质木及霸王树,以保障目标林木个体正常生长。但不应全面整地松土、除草、割灌,而是尽可能维持林地植被及枯落物的覆盖度在70%以上,以避免土壤侵蚀和减少土壤碳库损失。整地、苗木、栽植、幼苗管护的具体技术,应符合《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技术规程(LY/T1897-2010)》的规定。8.2小杆材阶段(1)主要特征小杆材阶段,即从幼林阶段末到杆材阶段初的郁闭幼林阶段,主要特征:1)胸径<10cm,树高<15m;2)林冠开始郁闭,逐渐形成森林小气候;3)树木个体间竞争开始,自然整枝不断增强;4)林分过密时易使树干纤细遭受风折雪压;5)初期还未形成足够长的优良树干,需培育优良干形。为进行精细化经营,宜分林冠郁闭前和林冠郁闭前后两个子阶段,采取各自经营措施。林冠郁闭前阶段指从幼林阶段末到林冠基本郁闭,主要特征:1)林冠逐渐基本郁闭,即郁闭度在0.6~0.8,初步形成森林小气候;2)本阶段末的大部分树高超过5m,胸径超过6cm;3)林下灌草开始受抑制,出现死亡、减少或被更耐荫物种替代;栎类和椴树等一些耐荫树种在林下开始天然更新;4)树木间开始竞争,逐渐出现自然整枝,并出现树高和树干质量分化;但林木分化尚不明显,还难以确定有优质大径材培养前途的目标树。林冠郁闭后阶段指林冠郁闭后到杆材阶段初,主要特征:1)林冠已郁闭,即郁闭度随林木生长可超过0.8,形成了森林小气候;2)树木继续长高和增粗,但阶段末的树高<15m,胸径<10cm;3)树木个体间竞争逐渐加强,自然整枝不断增多,树高和径向生长分化日渐明显,上层优势树呈单株或群状分布;4)一些过密林分的树干纤细,易受风折雪压危害;5)明显出现有枝下高6m以上的良好主干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潜在目标树。(2)经营目标促进林分稳定和树木高质量发育,培养足够多的潜在目标树;保持和保护混交树种。(3)经营措施林冠郁闭前阶段应采取的经营措施:1)加强人工管护,避免牲畜啃食和人为破坏,保障林木个体生长,促进尽快郁闭;2)对过密天然更新林分,应降低密度,在林分高2~3m时实施最好,最迟在3~5m之前);3)避免提前进行不必要的择伐、修枝、间伐等,而是充分利用自然竞争和自然整枝,以维持目标树种林木高生长,促进目标树形成通直、圆满、无节疤的良好树干,初步培养出足够多的木材生产价值高的潜在优势木;4)应间伐密度过大的林分或一穴双株或多株的活树。林冠郁闭后阶段应采取的经营措施:1)加强林木保护,避免牲畜啃食和人为破坏,保障林木个体生长,维持林冠郁闭,使林木尽快进入分化阶段;2)林木明显分化后,在优势木和亚优势木中及时选择、标注那些冠长占树高比>50%、高径比<0.9m/cm的潜在目标树,其数量可依成熟目标树的冠幅来确定,成熟目标树的冠幅直径约为其目标胸径的14倍,并保持优势木的冠幅不重叠。如当目标胸径定为50cm时,其冠幅直径即株间距均约为7m,则潜在目标树的最大数量约为220株/hm2,但立地条件差时可降低;3)如有必要,可仅对潜在目标树适当修枝,以确保形成良好树干并有合理营养空间,但避免不必要的修枝和间伐,尤其对潜在目标树外的其它树木的修枝,应充分利用自然整枝来培育通直、圆满、无节疤的良好树干;4)对过密林应及时间伐,降低密度和避免风折雪压,提高和维持林分稳定性;5)及时伐除可能存在的劣质木及霸王树,培育足够的树干优良的潜在目标树,保障其个体正常生长和高质量发育;6)保持和保护混交树种,调整树种混交比例;7)如幼苗幼树的组成树种和数量足够多,并且想培育为混交林,则把华北落叶松构建成片状或团状分布。8.3杆材阶段(1)主要特征杆材阶段指从小杆材阶段末到近熟与成熟林阶段初,主要特征:1)林冠保持郁闭,林分保持森林小气候;2)树木胸径在10~20cm;3)树木生长分化明显,甚至因竞争出现自然死亡,上层优势树呈单株或群状分布;4)中林层和下林层开始发育,耐荫树种开始生长,林下植被变为典型耐荫植物,灌木减少和生长缓慢。(2)经营目标在枝下高6-8m后,选择目标树,培育良好树形并促进径向增长;保持和保护混交树种,促进符合质量要求的混交树种径向增长;保护主要乔木树种的幼苗幼树,促进形成混交异龄复层结构。(3)经营措施在杆材阶段早期,若小杆材阶段没选出足够潜在目标树,应继续从优势木和亚优势木中选择并标记树干优或良、树冠占树高比>40%或50%、高径比<0.9m/cm、有活力和生长优势的潜在目标树;还应注意选择栎、椴等乡土树种的特殊目标树,以及注意选出预留目标树。在杆材阶段,应选择、标记、培养在主伐时能生长为优质大径材的目标树约120株/hm2,或105~150株/hm2,但不要刻意追求目标树的数量和其空间均匀分布。对郁闭度在0.8以上的过密林分,应及时适当间伐目标树的干扰木,间伐数量与间伐周期和林分密度有关,一般每株目标树应间伐1~3株,两次间伐一般间隔5年。控制间伐强度的原则为间伐后郁闭度一般不低于0.6,即维持郁闭度在0.7左右或在0.6~0.8之间。间伐后的保留密度可参考各地在不同立地和林龄时的多功能林分理想结构,在六盘山半湿润区的案例见附录C。对历史形成的过密林,不可一次间伐过多,如间伐株数比例不宜超过40%,但可缩小间伐的时间间隔,如2~3年一次,即少量多次间伐,以免间伐过多引起大量树木倒伏。应注意保护作为生态伴生林木的特别目标树,伐除其干扰木,创造较好生长空间。应把枝丫等间伐剩余物留在林地,或堆积在易形成汇水沟并造成侵蚀的集材道上,以覆盖地表、拦截径流和泥沙、防止侵蚀、维持林地养分平衡。集材作业时严禁破坏地表覆盖;在集材道上应每隔一段距离打1个土埂,并挖1条横向导水沟,把可能发生的地表径流导入林地进行入渗。有条件时,可对目标树修枝,但强度不能过大,应使树冠长占树高的比>50%;修枝时贴近主干,既不伤害树干也不留高茬,使伤口能尽快愈合,形成无节疤的通直圆满树干。但没必要对无木材生产价值的林分和被压木、濒死木等林木进行修枝,从而降低抚育成本。从林分平均树高达15m左右开始,应重点考虑通过林下天然更新形成第二代林木。通过伐除目标树的干扰木,改善林下生长环境;必要时增大抚育疏伐强度,使天然更新幼树得到足够光照和空间,尽快生长到下木层和中间层。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促进其它树种天然更新或人工引入乡土树种,可制造或保留大小约60m2和面积比例在20%的林窗。华北落叶松是喜光树种,林下天然更新极少;如要促进林下天然更新,可依坡向等立地条件及林木生长差别,进行小片皆伐,形成约0.1~0.3hm2的林中空地,即在阳坡约1倍树高和阴坡不超过2倍树高,并通过挖沟或挖坑去除部分枯落物层,出露矿质土壤,以便幼苗根系扎入,提高其抗旱能力和促进更新成功。8.4近熟与成熟林阶段(1)主要特征近熟与成熟林阶段是指森林接近满足或满足成熟径级标准后的阶段,主要特征为:1)林冠保持郁闭,林分保持森林小气候;2)林木垂直分层基本形成,呈现出多层异龄的、逐渐适应立地的良好林分结构;3)主林层优势木数量足、生长好,近熟或成熟林木的胸径变化在20~50cm;4)林分中出现光照较好的林窗,开始有较好的天然更新;林下耐荫树种更新,先锋树种仅出现在自然干扰或采伐后形成的局部林窗;树种多样性日渐丰富;林地植被以林下典型耐荫草本占优势;5)林分逐渐有了通过天然更新补偿那些因自然死亡和合理采伐而减少的林木数量和木材蓄积的能力。(2)经营目标应遵循多功能、近自然的经营原则和采用合理经营技术,保持林分的多树种、多层次、多世代的良好结构,把经营活动对林分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降到最小,防止过度采伐造成逆向演替,增强森林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目标树以及符合质量要求的混交树种的径向生长。(3)经营措施应选择并标记目标树,包括华山松、椴树、辽东栎等乡土树种的常规、特殊和预留目标树。经营措施主要是围绕目标树开展近自然经营,即单株采伐径级成熟的目标树。目标胸径对针叶树为40cm以上,其中优良立地设为50-60cm,对应林龄为130~150年;对阔叶树为50cm以上。采伐时应注意保护主要乔木树种的幼苗和幼树,以培育足够数量的各世代的目标树。对郁闭度0.8以上的郁闭度过高林分,在目标树胸径达30cm以前,抚育间伐其干扰木;但在目标树胸径超过30cm后,只进行林分的立木蓄积保育,促进目标树的径向生长。间伐强度原则为间伐后郁闭度在0.6左右,并与间伐周期有关。间伐一般5年一次,对多年缺乏抚育而形成的过密林,可以2~3年间隔间伐2~3次。保留和新形成大小约60㎡和面积比例在20%~25%的林窗,以促进其它树种天然更新,确保主要通过天然更新来有效恢复因林木采伐或自然干扰对森林结构的影响;保持和保护下木层及混交树种林木,确有必要时可人工引入乡土树种。如要促进华北落叶松的林下天然更新,可小片皆伐形成0.1~0.3hm2的林中空地,即在阳坡约1倍树高和阴坡不超过2倍树高,并通过挖沟或挖坑去除部分枯落物层,使矿质土壤出露,便于幼苗根系扎入和提高抗旱能力。应把枝丫等间伐或采伐剩余物留在林地或堆积在集材道上;集材作业时严禁破坏地表覆盖;在集材道上应每隔一段距离打一个土埂,并挖一条把径流导入林地的横向导水沟。有条件时可进行目标树抚育,如贴近主干修枝。通常仅修剪死枝;若修剪活枝,修枝强度不能过大,要使树冠长占树高的比例不<50%。9 林分更新9.1树木利用和更新的标准对达到采伐成熟龄的林分,在其收获和更新过程中,应尽可能充分利用林木的商品材价值。为此,把优良立地上华北落叶松的目标胸径确定为50cm或以上是很必要的。9.2促进天然更新的采伐与更新措施通过群状择伐或林缘群状择伐,实现群状择伐式的或槽状的天然更新,该方法宜在小面积上实施,其收获和更新期需长达10年至20或30年。进行单株或团状采伐,以便实现华北落叶松或其它树种的树木个体生长和价值潜力。9.3进行人工更新的采伐与更新措施进行留有华北落叶松保留木或母树的面积0.5hm2的小片皆伐;结合进行人工栽植与天然更新。10 对以前从未抚育过林分的管理10.1小杆材阶段抚育目标:促进林分稳定;保持和保证华北落叶松健康生长。抚育措施:1)通过调控树木混交比例和混交方式等,促进华北落叶松生长;在单株、5株以内的小群或群的尺度上,培育华北落叶松的树形,包括树冠和树干。2)降低天然更新起源林分的过高密度,在林分高2~3m时实施最佳,最迟在林分高3~5m之前实施;抑制榛子、桦木等软阔叶树。3)伐除霸王树。4)保持和保证混交树种。5)降低林分密度,以减少风折雪压风险。10.2杆材阶段和近熟成熟林阶段以前从未抚育过的过密林分,其树木高径比太大,往往超过0.9m/cm,林冠长占树高的比例太小,冠幅也很小,林分稳定性很差。抚育目标:通过调控林分结构,增强单株树木和林分的稳定性,加快高质量树木的增粗生长,促进或补救林下天然更新。抚育措施:1)坚持“少量多次”的疏伐与择伐原则,每隔2~3年疏伐一次;结合应用中等强度的上层疏伐与择伐式疏伐;2)对有较好树冠从而有较高稳定性的树木,特别是潜在目标树,每株伐除1~2株干扰木,促进潜在目标树生长;3)对因林木过密发生倒伏折断等危害的林分,结合清理倒木与进行间伐等,保留和新形成大小约60㎡和面积比例在20%~25%的林窗,以促进其它树种天然更新;4)保持和保护下木层及混交树种,必要时可人工引入乡土树种;5)如要促进华北落叶松的林下天然更新,可小片皆伐形成面积0.1~0.3hm2的林中空地,即在阳坡约1倍树高和阴坡不超过2倍树高,并去除部分枯落物层,使矿质土壤出露,促进幼苗的形成和保存。1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培育大径材的近自然经营措施一览表在把优良立地的主导功能确定为木材生产的多功能用材林情况下,为生产优质大径材并同时保持森林稳定性和兼顾其它服务功能,各发育阶段应采取的近自然经营措施一览表如下。
关键词:中国林学会,T/CSF,森林经营管护和改造,西北地区,人工林,落叶松
T_CSF 004-2020 西北地区土石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规程.pdf
2024-9-29 00:25 上传
T_CSF 004-2020 西北地区土石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规程.pdf
文件大小:
1.25 M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西北地区
,
人工林
,
落叶松
,
华北
,
土石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回复
举报
相关帖子
•
西北地区典型传统民居超长延寿修缮措施研究
•
西北地区农村居住建筑供暖能耗初步分析
•
与中国技术标准适应的土石坝风险标准探讨
•
纵向增强体土石坝安全运行性能分析
•
基于提升华北电网考核指标的飞轮储能参与调频划分电量控制策略
•
DB21_T 2020-2024 落叶松-红松复层林营建技术规程
•
DB15_T 837-2024 兴安落叶松人工用材林抚育规程
•
混凝土雨水方涵土石硝回填交底
•
DLT 947-2023 土石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
•
LYT 1897-202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技术规程
•
SNT 2471-2019 落叶松种子小蜂与黄连木种子小蜂检疫鉴定方法
•
土石粗粒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
砾质土做为土石坝防渗体的研究
•
DB 1502_T 031-2025 人工林碳汇核算指南
•
DB15_T 3776-2024 华北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
•
DB22_T 3677-2024 红松人工林经营技术规范
•
DB61_T 1916-2024 土石山区土地整治技术规程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推荐下载
1
GBT 32270-2024 压力管道规范 动力管道
2
GBT 44050.2-2024 液压传动 油液噪声特性测定 第2部分:管道中油液声速的测量
3
DB11_T 2326-2024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规范
4
DB37_T 4802.1-2024 特种设备智能化技术建设指南 第1部分:油气长输管道
5
GBT 41666.7-2024 地下无压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系统 第7部分:螺旋缠绕内衬
6
DB4109_T 060-2024 长输管道漏磁检测保供运行规范
7
YDT 841.2-2024 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2部分:实壁管
8
T_CCCTA 0052-2024 溯源非金属管道元件质量控制规范
能源电力
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电动储能
电力行业
电网
化工
压力容器
管道
特种设备
化学分析
试剂
建筑工程
钢结构
设计规范
施工
检测
地质勘探
机械
无损检测
阀门
起重机
数控
焊接
电子信息
电子
电路
半导体
集成电路
信息技术
医药
常见病
中西医结合
高血压
养生
传染病
科学
天文地理
农业
气象
艺术
教育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
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